一、装饰器
装饰器的存在是为了实现开放封闭原则:
- 封闭: 已实现的功能代码块不应该被修改;
- 开放: 对现有功能的扩展开放。
理解装饰器的三要素:
- 函数的作用域
- 高阶函数
- 闭包
1. 闭包
闭包定义:如果在一个内部函数里,对在外部作用域(但不是在全局作用域)的变量进行引用,那么内部函数就被认为是闭包(closure)
def test_1(x = 20): def test_2(): # 条件一: test_2就是内部函数 print(x) # 条件二: 对外部函数变量的引用 return test_2() # 结论: 内部函数test_2就是一个闭包test_1()
2. 装饰器的应用
现在有如下一段代码,需要测算出代码的执行时间。
def foo(): print('foo...')foo()
对功能进行扩展:
由于代码执行太快,使用sleep暂停2s,此次修改没有执行开放封闭原则,修改了原代码。
import timedef foo(): start = time.time() print('foo...') time.sleep(2) end = time.time() print(end - start)foo()
此次修改改变了调用方式,差评!
import timedef foo(): print('foo...')def show_time(func): start = time.time() func() time.sleep(3) end = time.time() print('spend %s' % (end - start))show_time(foo)
完美实现!五星好评~~
import timedef show_time(f): def func(): start = time.time() f() time.sleep(3) end = time.time() print('spend %s' % (end - start)) return func@show_time # @show_time 等价于 “foo = show_time(foo)”def foo(): print('foo...')foo()
装饰器之功能函数的参数:
前边写了功能函数中没有带参数,如果功能功能函数中有参数呢?
import timedef show_time(f): def func(*a): start = time.time() f(*a) time.sleep(3) end = time.time() print('spend %s' % (end - start)) return func@show_timedef add(*a): num = 0 for i in a: num = num +i print(num)add(2, 2, 3, 4, 7)
装饰器之装饰器函数的参数:
有这样一个需求,在代码执行的过程中有的需要记录日志,有的不需要记录日志,怎么办呢?给原本装饰器外再套一个装饰器,功能函数执行过程中再进行判断。
import timedef logger(flag = 'True'): def show_time(x): def func(): start = time.time() x() time.sleep(3) end = time.time() print('spend %s' % (end - start)) if flag == 'True': with open('装饰器测试文件', 'w', encoding='utf8') as f: f.write('添加日志测试!!!') return func return show_time@logger()def foo(): print('foo...')foo()
二、生成器
1. 列表生成式
现在有个需求,将列表[1, 2, 3, 4, 5, 6, 7, 8, 9]中的每个值都加一,怎么实现?
先介绍两种之前学过的方法:
a = [1, 2, 3, 4, 5, 6, 7, 8, 9]b = []for i in a: b.append(i+1)a = bprint(a)a = [1, 2, 3, 4, 5, 6, 7, 8, 9]for index,i in enumerate(a): a[index] +=1print(a)
列表生成式方法:
a = [i + 1 for i in range(10)]print(a)
列表生成式带函数创建方法:
def add(n): return n + 1s = [add(x) for x in range(10)]print(s)
2. 生成器
通过列表生成式,我们可以直接创建一个列表。但是,受到内存限制,列表容量肯定是有限的。而且,创建一个包含100万个元素的列表,不仅占用很大的存储空间,如果我们仅仅需要访问前面几个元素,那后面绝大多数元素占用的空间都白白浪费了。
所以,如果列表元素可以按照某种算法推算出来,那我们是否可以在循环的过程中不断推算出后续的元素呢?这样就不必创建完整的list,从而节省大量的空间。在Python中,这种一边循环一边计算的机制,称为生成器:generator。
要创建一个生成器方法有很多种,第一种就是将列表生成式的“[]”换为“()”,生成器本身为可迭代对象。
创建L
和g
的区别仅在于最外层的[]
和()
,L
是一个list,而g
是一个generator。
# 列表生成式L = [x*x for x in range(10)]print(L)# 生成器g = (x*x for x in range(10))print(g)
generator保存的是算法,每次调用next(g)
,就计算出g
的下一个元素的值,直到计算到最后一个元素,没有更多的元素时,抛出StopIteration
的错误。我们不可能一直调用next(g),在上边说过,生成器本身就是可迭代对象,所以可以使用for循环来取值。
s = (x*x for x in range(10))for i in s: print(i)0149162536496481
所以,我们创建了生成器,就永远不会调用next方法,而是通过for
循环来迭代它,并且不需要关心StopIteration
的错误。
generator非常强大。如果推算的算法比较复杂,用类似列表生成式的for
循环无法实现的时候,还可以用函数来实现。
比如,著名的斐波拉契数列(Fibonacci),除第一个和第二个数外,任意一个数都可由前两个数相加得到:
1, 1, 2, 3, 5, 8, 13, 21, 34, ...
斐波拉契数列用列表生成式写不出来,但是,用函数把它打印出来却很容易:
# 生成器:斐波那契def fib(max): n, before, after = 0, 0, 1 while n < max: yield (before) before, after = after, before + after n = n + 1g = fib(8)for i in fib(8): print(i)# print(next(g))# print(next(g))# print(next(g))# print(next(g))# print(next(g))# print(next(fib(8))) # 每次都是从头算# print(next(fib(8)))# print(next(fib(8)))# print(next(fib(8)))
注意复制语句:
a, b = b, a + b
相当于:
t = (b, a + b) # t是一个tuplea = t[0]b = t[1]
但不必显式写出临时变量t就可以赋值。
还可通过yield实现在单线程的情况下实现并发运算的效果。(转自金角大王_Alex,博客)
__author__ = 'Alex Li'import timedef consumer(name): print("%s 准备吃包子啦!" %name) while True: baozi = yield print("包子[%s]来了,被[%s]吃了!" %(baozi,name))def producer(name): c = consumer('A') c2 = consumer('B') c.__next__() c2.__next__() print("老子开始准备做包子啦!") for i in range(10): time.sleep(1) print("做了2个包子!") c.send(i) c2.send(i)producer("alex")
三、迭代器
我们已经知道,可以直接作用于for
循环的数据类型有以下几种:
一类是集合数据类型,如list
、tuple
、dict
、set
、str
等;
一类是generator
,包括生成器和带yield
的generator function。
这些可以直接作用于for
循环的对象统称为可迭代对象:Iterable
。
可以使用isinstance()
判断一个对象是否是Iterable
对象:
>>>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Iterable>>> isinstance([], Iterable)True>>> isinstance({}, Iterable)True>>> isinstance('abc', Iterable)True>>> isinstance((x for x in range(10)), Iterable)True>>> isinstance(100, Iterable)False
而生成器不但可以作用于for
循环,还可以被next()
函数不断调用并返回下一个值,直到最后抛出StopIteration
错误表示无法继续返回下一个值了。
*可以被next()
函数调用并不断返回下一个值的对象称为迭代器:Iterator
。
生成器都是可迭代对象,但列表、字典、集合虽然是可迭代对象,但不是迭代器。
把list
、dict
、str
等Iterable
变成Iterator
可以使用iter()
函数:
>>> isinstance(iter([]), Iterator)True>>> isinstance(iter('abc'), Iterator)True
你可能会问,为什么list
、dict
、str
等数据类型不是Iterator
?
这是因为Python的Iterator
对象表示的是一个数据流,Iterator对象可以被next()
函数调用并不断返回下一个数据,直到没有数据时抛出StopIteration
错误。可以把这个数据流看做是一个有序序列,但我们却不能提前知道序列的长度,只能不断通过next()
函数实现按需计算下一个数据,所以Iterator
的计算是惰性的,只有在需要返回下一个数据时它才会计算。
Iterator
甚至可以表示一个无限大的数据流,例如全体自然数。而使用list是永远不可能存储全体自然数的。
小结:
凡是可作用于for
循环的对象都是Iterable
类型;
凡是可作用于next()
函数的对象都是Iterator
类型,它们表示一个惰性计算的序列;
集合数据类型如list
、dict
、str
等是Iterable
但不是Iterator
,不过可以通过iter()
函数获得一个Iterator
对象。
Python的for
循环本质上就是通过不断调用next()
函数实现的,例如:
for x in [1, 2, 3, 4, 5]: pass# 完全等价于# 首先获得Iterator对象:it = iter([1, 2, 3, 4, 5])# 循环:while True: try: # 获得下一个值: x = next(it) except StopIteration: # 遇到StopIteration就退出循环 break